1. 首页 > 综合百科

张家界阳戏的简介是什么(张家界阳戏大全100首)

张家界阳戏始于清中叶,有300多年的历史,属于北路阳戏。演唱的特点是“金线吊葫芦”的演唱方法,即演唱中真假声音的结合,歌词用真喉,拖腔用假喉音翻八度。让我们来看看张家界阳戏的介绍。

张家界阳戏的简介是什么(张家界阳戏大全100首)

1.起源:张家界阳戏始于清初。巴楚悠久的文化艺术、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歌舞,湘鄂渝黔边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,为张家界阳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条件。张家界阳剧起源于永定十三都,即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子崖镇犀牛潭。当时还没有形成剧种,只是民间草台剧,是民间音乐的结合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,张家界阳戏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戏剧体系,有相对固定的演唱风格,激情悲伤,引领人们的导板,长宫表达,欢快轻松的音乐,有趣幽默的金钱音调等十多种。阳戏的名字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“阳春”得人(指农民)演的戏,称为“阳戏”;第二,因为诺戏和阳戏在同一个班上表演,所以诺戏是为了娱乐鬼神而表演的,被称为“阴戏”。很明显,阳戏也有奖励神的表演,但在庭前在舞台上唱阳戏通常是为了娱乐人,所以被称为“阳戏”。起初,诺戏是村民们为驱鬼除疫、祈福纳吉而表演的。有神圣的神圣仪式。仪式结束后,有戏剧故事表演。之后,它逐渐向世俗化发展。祈福、敬神、娱神的目的逐渐减弱,娱乐自娱自乐的功能逐渐增强,宗教迷信的色彩在不知不觉中减弱。正是在这种诺仪、诺祭、诺愿戏甚至民歌的演绎中,阳戏才不断发展出杰出的作用。到了清代中期,它已经完善了,生旦有了完整的丑行。音乐唱法、表演程式、化妆、道具等都满足了戏剧因素的需要。

2.张家界阳戏的歌词主要是张家界方言。其特点是音调清晰,儿化韵多,阴平、阳平、上、上、上五声。阳戏的唱法属于民歌结构,主要有十八调,其中正调和小调。正调以正宫调为主,还有蛤蟆赶钓、钱调、小丑调、阴调、慈悲调、北河调等。男女不分腔,形成了导板、滚板、散板、喊叫、哀子、一流、二流、三流、流水等板式变化,其特点是“真假声结合”的演唱方式;小调的演唱方式大多保留了原创民歌的特点,如男磨子歌、女磨子歌、苔草歌、香灯调、凉山调、赏花调、算命调、猜猜调、十打、唱古人、二十八宿、大四平三流等。

3.张家界阳戏有100多部传统戏,代表曲目有《桃花装疯》、《白罗裙》、劈山救母《劈山救母》、《生死牌》等。新编古装剧《桃花装疯》、丝弦剧《秋江》、《观花》、创作新曲目《上高炉·红旗飘》等。

4.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,阳戏可分为北路和南路两个艺术流派。历史上,南路阳戏在吉首、泸溪、凤凰、麻阳、怀化、芷江、黔阳、会同、新晃、徐浦、松桃、铜仁、玉屏、天柱、锦屏、黎平等县市盛行,北路阳戏在沅陵、古丈、永顺、大庸、桑植、龙山、保靖、花垣、湖北鹤峰、来凤、重庆酉阳、秀山等县市盛行。阳戏也曾以县命名,根据流行的县市名称,称为大庸阳戏、吉首阳戏、凤凰阳戏、元陵阳戏、怀化阳戏、黔阳阳戏等。

这里介绍一下张家界阳戏的介绍是什么。

本文由“病娇收容所”发布,不代表“写客百科”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xieke.com/zonghe/219663.html
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